(一)小学科学学科的知识目标的设置
通过科学课的学习,给小学生提供对自身体验事件获得明晰看法的机会。通过探究式的科学教育,在针对特定的情形和经历,小学生遇到已有经验被检验和扩展时,透过实施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并用收集的数据来解释一些自然科学现象。小学生就会把这些零散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构成系统的科学知识,并用以解释更多的自然科学现象。
《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科学知识内容方面主要涉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学习身边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在“生命科学”领域里,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尽可能多地去认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生物,进而对多种多样的生物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主要从生物的多样化、生命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四个方面着手,深入探究生物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除了认识生物学上的专有名词和概念,还要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
在“物质世界”这部分的学习将带领小学生走进我们居住的这块神奇的土地,开始探索其中的奥秘。在“物质科学”领域里,主要抓住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三大模块:“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一些基本的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运动与力”部分使学生了解位置与运动的概念,知道力与运动变化的关系,了解常见的简单机械;“能量的表现形式”部分讨论了声、热、光、电、磁等物理现象,并知道它们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能量可以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