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以来,“VP不”式中的“不”开始出现了虚化的迹象,而到了魏晋及南北朝,语气词“不”已经产生,并出现了一些较典型的例句。如:
(3)宁能使不痛不耶?(东汉·支娄迦谶《道行般若经》卷五)
(4)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叹云:“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世说新语·轻诋》)
例(3)、例(4)中“VP”前已经有否定词“不”,后面不需要再用一个“不”来构成双重否定的反复问句,因而可以确定“不”已经虚化为语气词了。再如:
(5)彼今复以欲心观察我等以不?或无欲心观察我等以不?(隋·阇那崛多《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七)
例(5)已经有两个选择项,句末自然不能再带上表示否定的“不”,因而也可确定“不”是语气词。
(二)语法化的具体机制
吴福祥认为和“不”所处的句法位置有关。他说:“‘不’最初的位置是居于谓语之前,用作状语。当‘VP不’格式产生后,‘不’便离开其正常的位置被置于句尾。这种句法位置及组合关系的变化使‘不’与谓词间的关系不太密切,特别是在谓词的宾语结构异常复杂的句子里,‘不’与谓词之间因宾语结构过长而相隔甚远,使二者之间的语义关系显得越发模糊,正反对举的语义也就不太明确。同时,还可能受‘VP乎/耶’形式的类化影响。”[5]吴文的观点很有见地,“不”确实是在这样一种句法环境中演变为语气词的。汉语史上其他一些词,也是因为居于句末,词义逐渐虚化而成为语气词。至于“不”在演变过程中受到了“VP乎/耶”式的类化影响,遇笑容、曹广顺也表达了相同观点[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