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唐爵九等是包括皇室,宗室、功臣全部封爵的。只是当时太宗的兄弟以及亲子年幼的居多,故未制定亲王实封则例。贞观中诸王纷纷成人,太宗一一将他们分封外州作镇,于是亲王实封则例出现了。贞观中一般在六、七百户左右,贞观二十三年增至千户左右。个别亲王另有勋劳或有懿称的,有外加实封的规定。如太宗异母弟邓王李元裕加食实封至一千五百户,荆王李元景于高宗即位初,也加食实封至一千五百户。
分封的争议
唐太宗采取的限制宗室滥封与“始定功臣实封差第”的措施,虽然是对高祖缘私滥封的革弊,但是,他并没有摈弃分封制,而是想通过改革使分封制更加完善,表明他在分封的道路上比乃父想得周密,走得更远,以致误入歧途,竟然希望实行周代封建之法与世袭刺史制度。
贞观元年七月,他向公卿询问享国久长之策?尚书左仆射萧瑀答称:“臣观前代,国祚所以久长者,莫若封诸侯以为磐石之固。”并援引周,秦行封建,郡县进行对比说: “三代封建而久长,秦孤立而速亡”,结论是“封建之法,实可遵行。”显然,这是分国土、建诸侯的封建观。唐太宗对于萧璃的三代分封可享国久长的说教,正中下怀。史称“太宗然之,始议封建”。由于群臣反对恢复三代封建之法,所以从贞观初到贞观中发生了多次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