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丧棒也不合时宜。古时山川险阻,交通不便,丧家的孝子四处报丧,披星戴月来回跋涉,脚走不动,用棍子支撑,所以有“哭丧棒”的流传,也是表示哀伤。现代人物质丰厚,传讯方便,可以有更好的示哀方式。
婚丧的礼仪,出自真心诚意的表现,有时候不必拘泥死守仪式,否则倒果为因,反而造作恶业。有一天,庄子看到一位妇人用扇子搧新坟,觉得奇怪,就问缘故,那妇人说:“先生,您有所不知,本地风俗,寡妇要等坟土干了以后才能改嫁,所以我用扇子搧坟,希望它快点干,我就可以再嫁了。”
庄子料不到有这么一段因缘,冷冷回答:“不必了,心里干就可以嫁了,不必等坟干。”
没有真心诚意的婚丧礼仪,徒具形式,有什么意思?
我曾经为信徒诵经送丧,见过民俗对丧家的纷扰:一家有丧事,亲友邻居纷纷献策,七嘴八舌,提出种种风俗习惯,弄得丧家无所适从。我也见过几个了不起的丧主,面对一团混乱的局面,他快刀斩乱麻的大喝一声:“请不要讲了,去世的是我的父(母)亲,请你们让我依照他们最后的希望去做!”
看地理风水,日期时辰,这也是不必要的风俗习惯。例如,新官上任,改大门方向,换办公桌角度……先后三任官,就改了三次门,换三次桌,依然是黯然下台,有何意思呢?入土时间定在晚上7点半,太阳都已下山了,大地一片黑暗,在阴森凄惨的坟场将亲人下葬,那种黑暗凄凉的情境,一生一世不能从心里拔除,死者不甘,生者不安,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