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88,第275~301页。
[2] 王夫之:《船山全书》,第10册,长沙,岳麓书社,1996,第151页。
[3] 王汎森《晚清的政治概念与“新史学”》中对“国家”概念在晚清的形成与衍化有细致的论述,见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4]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第166页。
[5] 在此,再交代一下两篇小说的前文本问题。当时评论家异口同声称之为历史小说的《黄公俊之最后》,其主人公黄公俊实在是个虚构出来的人物。当然,虚构者并非郑振铎,郑乃是重写者。关于黄公俊,这里还有一段史学的公案。首先提出这个问题的是罗尔纲,他在《大公报》上发表《太平天国诗文钞订伪》,正是《黄公俊之最后》刊载几个月之后。罗尔纲在这篇文章中指出,黄公俊《断句》其人其事都是假的,原因之一就是清末一些宣传革命的人往往伪托太平天国文献来鼓吹革命。后来,胡怀琛在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发表《读太平天国诗文钞》,透露黄公俊其人其事本是自己1913年虚构的小说,后来却被写进《太平天国野史》,继而小说中的诗句入选《太平天国诗文钞》,“假诗变成真诗,假人也变成真人”。胡怀琛1913年在《中华民报》刊登写黄公俊的小说时,郑振铎年纪还小,他看到的“黄公俊本事”应该来自《太平天国野史》和《太平天国诗文钞》,后来径直将其采为史料,接着重写了这个故事。可能是考虑到《黄公俊之最后》曾涉及小说主人公是否历史上真人的问题,郑振铎在1936年写的《王秀才的使命》的结尾,加上了一段后记:“右一章系依据牛津大学一图书馆所藏鸦片战争的汉文文件之一而写的,这文件的时间是庚子年,即英国兵舰陷舟山,侵宁波的时候;这文件的作者是一位通敌的秀才;他献书于英国舰长,自愿效劳;措辞之卑鄙,读之令人心胆俱战。故更易其姓名,并隐其地名,写成如上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