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锐说
十五年前,为了创作一部京剧题材的名叫《戏台上的蟒蛇》的中篇儿童小说,我除了采访京剧演员,还去图书馆寻找有关资料。
就在那时,我才知道有一出需要踩跷(音“敲”)的《阴阳河》,才听说了“跷功”。
以前的京剧演员中,学花旦和武旦的必须练踩跷。你也许会想到民间庙会中的踩高跷,不,我说的跷跟高跷毫无关系,完全两回事。木制的跷板比一般的鞋长一些,简单地说是一种直立的舞鞋。你会问那是不是跟芭蕾舞差不多?确实有人把踩跷和芭蕾舞联系起来,称它为“东方芭蕾”。踩跷和芭蕾舞都需要用脚尖支撑身体,不同的是,芭蕾舞演员的脚尖有时可以放下来,但京剧演员必须整场戏都以足尖立地。踩跷者要把竖起的脚藏进裤腿,只露出下面的足尖。
据资料说,踩跷跑圆场会又快又飘,十分优美。在《阴阳河》里,演李桂莲的演员挑一对经过舞台装饰的垂穗的桶,桶里燃着蜡烛,走一种名叫“花梆子”的舞步。李桂莲在张茂深追赶下越走越快,而且要做到身不摇,脚不乱,烛光不晃,穗子不动。昏暗的光线下,烛光的移动十分梦幻,我为这出戏的配图,便想画出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