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叹了口气:“你啊。”
我知道他已经同意了,心里一阵温暖。
会议开始,我才发现又想简单了。演讲都是用英文,虽然大会场有质量不高的同声传译,但分会场什么都没有。英语听力水平原本就不好的我感觉就和听天书一样。幸好导师在,他听懂了之后把一些原理翻译给我听,要不然我就只能呼呼大睡了。
而真正给我启发的正好是一次小演讲。那时接近吃饭的时间,分会场里人很少。讲话的是一名日本博士后,但显然还很年轻,不是很出名。他主讲的内容是地震对地下水系的影响,光这方面的研究他就发了三篇文章。
经过导师的翻译,我才明白他研究的方法正是通过人造波,在地震前后,地下水系会因为地震作用发生明显的变化,而波形也会产生较大的变化。事后我查了他的论文,发现他甚至研究过地震时地下水系对地震波形的影响。
我查找论文,发现其实早就有人发现地震前地下流体会异常。汶川地震后,甘肃地震局的工作人员就发文称发现地震前流体出现中期和短期异常,表现形式为水温、水氡、水位和流量等,也曾经有相关人员兢兢业业地对地下流体进行几十年研究。然而他们却无法提出可用的预测方案,关注点也总在看似关联性最强的水氡上。这就好像挑西瓜不看西瓜,却先抽西瓜汁化验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