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韬奋先生》引争论:市场与艺术如何取舍
\n \n 1905电影网讯 12月8日,为纪念邹韬奋120周年诞辰而创作的电影《韬奋先生》在京召开剧本研讨会。该片导演侯克明,编剧王红卫、赵珣同编剧赵葆华、黄丹等业内专家一同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作为中国近代接触的新闻记者、活动家、政治家,邹韬奋曾被毛泽东誉为“人民的喉舌”。为了纪念这位新闻出版界的泰斗与先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联合韬奋基金会、凤凰传奇影业共同创作了这部主旋律作品《韬奋先生》。本片将结合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背景,以韬奋先生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生经历及思想变化为主要内容,表现一代知识分子艰辛的生命轨迹和崇高的爱国情怀。
几位与会专家在研讨会上进行了充分的发言和激烈的讨论,大家最大的分歧存在于如何为《韬奋先生》剧本的创作理念确定方向:我们究竟需不需要在这样一部绝对注重艺术性与精神品格的电影中,加入迎合市场与观众的商业化元素?
原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路海波率先发言:“我认为《韬奋先生》现在这版剧本戏剧性不强,有些过于拘泥于史实。虽然是拍主旋律电影,但若要因此把它禁锢在‘神坛’上显然不合适,而是应该请下来让普通观众接受,《韬奋先生》不能仅仅面向新闻出版界这个群体。”原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张建勇也对路海波的意见表示赞同,他指出,《韬奋先生》的剧本不能仅仅将人与事简单进行铺开陈述,而是要有机结合。目前剧本显然有些过于平淡,缺乏高潮段落。
针对剧本内容认知度不够,投放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专家王人殷、黄丹也给出了建议。他们表示,编剧可以通过适当添加虚构人物及着重描写人物之间的感情线索来增加影片的戏剧冲突和可看性。同时,对于邹韬奋与一些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进一步挖掘,使电影内容更加饱满。最后,片方还可以选择几位符合影片设定形象、同时兼备演技实力的国内知名演员加盟《韬奋先生》,为电影增添关注度。
不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艺术处处长陆亮对《韬奋先生》的创作方向提出了不同的想法:“对于普通电影来说,占领市场的确非常重要。但或许《韬奋先生》这部作品更多的意义在于体现出大家的风采与气节。因此,我们是不是考虑适当放下对商业性的考量,凸显其艺术水准及时代价值?”这一观点也引起了在场专家们的重视。
研讨会最后,《韬奋先生》导演侯克明表示,他和他的编剧团队深知拍摄这部电影的重要意义,所以一定会认真对待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和建议,力争让剧本精益求精,最终创作出一部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商业市场的作品。
[1905电影网]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