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滨,1972年生于陕西,在宝鸡和西安度过少年时代。1996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之前的生活经历已使他获得一些社会经验。三年级的时候,他和同班其他几个大龄青年组成“道光”电影小组,开始尝试用一台家人作为礼物送给他的Hi-8摄像机拍摄短片和纪录片。他的第一个作品《窦豆》拍摄了一个青年同乡在城市里漂泊不定的生活。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寒假,他回宝鸡过年,在火车站附近的铁路边上,遇到了一群流浪汉,《铁路沿线》(2000年)再现了这些人的生活和状态,因其视野所向,拍摄和制作方式,以及粗砺的美学风格,它成为DV制作在中国初起时的代表作之一。此后杜海滨的创作显示出一种同时期其他作者不多见的连续性,他以几乎每年一部的速度,完成了《高楼下面》(2002),《北京纪事》(剧情短片,2003),《人面桃花》(2005),《电影/童年》(2005),《石山》(2006)。2007年他以《伞》入选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之后又参加了阿姆斯特丹电影节及法国真实电影节。2009年《1428》[1]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杜海滨,1972年生于陕西宝鸡,200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系。拍摄过《窦豆》、《高楼下面》、《人面桃花》、《电影童年》、《石山》、《铁路沿线》等作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就是他的《铁路沿线》。《1428》的片名来自于地震发生的14点28分。
纪录片
《伞》 、《人面桃花》、 《铁路沿线》 、《高楼下面》
作品年表
1999:《窦豆》
2001:《铁路沿线》
2002:《高楼下面》
2003:《北京记事》(短片)
2004:《电影、同年》
2005:《人面桃花》
2006:《石山》
获奖记录
2001年,纪录片《铁路沿线》获中国首届独立映像展最佳纪录片和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特别奖。
2007年,纪录片《伞》入选2007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竞赛单元、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单元”、法国国际真实电影节获评委会特别奖等。
2009年,纪录片《1428》获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竞赛单元”最佳纪录片奖。